近日,国家电网公司在苏州组织召开苏通GIL综合管廊工程隧道工程现场专家研讨会。会议分析并探讨了该工程所面临的风险点及应对措施,要求坚持“安全第一,质量至上”,有序推进工程建设。
  国网公司副总经理刘泽洪出席会议并讲话。国网公司总经理助理喻新强主持会议。中国人民解放军理工大学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钱七虎,国网公司副总工程师、中国科学院院士陈维江等15位国内资深专家出席会议。公司总经理尹积军出席会议并致辞。公司副总经理黄志高,副总经理兼苏州公司总经理韩冰出席会议。
  刘泽洪指出,苏通GIL综合管廊工程作为世界上首次将特高压输电工程和隧道管廊结合的重大创新工程,将推进特高压输电技术发展再上新台阶,进一步提升我国电网和装备领域的技术水平和核心竞争力,并为“一带一路”全球能源互联网发展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具有重大的示范意义和广阔的应用前景。作为世界性的创新工程,工程在科研、设计、施工、调试、运行和设备制造等方面都面临挑战,需要深入研究、精心策划、精细组织,确保工程安全、高效建设。
  刘泽洪要求,要严格贯彻落实国网公司安全生产紧急电视电话会暨迎峰度夏工作部署会议要求,深入开展现场反违章专项行动,坚持“安全第一,质量至上”,有序推进工程建设。一是提高认识,始终将安全工作放在首位。隧道即将开始掘进施工,面临盾构始发出洞、穿越长江大堤、穿越沼气地层和长江深槽等重大施工风险,要克服高水压、高透水、高磨损所带来的巨大挑战,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落实责任、筑牢安全基础,切实拧紧安全质量管理链条。二是加大投入,提高现场施工过程管控能力。要真正做到勘测设计成果科学、施工方案合理、风险分析全面、技术措施有效,为隧道施工安全和质量打下坚实的基础。三是高度重视,全面加强工程建设组织管理。公司系统各部门、各单位要高度重视,在公司的统一领导下,加强学习,加大隧道和GIL方面专业人才的培养,做好人才储备。充分调动自身优势力量,积极发挥各位专家的智囊团、参谋长的作用,团结协作、形成合力,严格审查各项方案、技术措施及应急预案。
  尹积军表示,公司高度重视苏通GIL综合管廊工程建设,集中全公司力量,精心组织协调,狠抓关键环节。此次专家研讨会,充分论证了盾构机始发各项准备工作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进一步优化了现场作业方案,夯实了工程本质安全管理基础。希望各位与会专家充分发挥专业特长,在隧道掘进过程中加强指导、积极建议,为工程安全高效推进提供有力支撑。公司将充分发挥属地优势,依托优秀的管理团队和先进的生产技术,统筹抓好安全、质量和进度,全力做好建设管理各项工作。
   
会上,江苏公司汇报了工程总体情况。华东电力设计院介绍了工程总体设计方案和勘测结果,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汇报了隧道设计方案,中铁十四局汇报了施工组织策划、盾构机选型、施工专项方案、盾构施工重大风险及应急预案等。钱七虎院士、陈维江院士和各位专家、会议代表认真讨论了勘测设计成果、施工方案、技术措施和应急预案,并提出了进一步优化、完善的意见和建议。会前,与会代表调研了苏通GIL综合管廊工程现场。
  据悉,苏通GIL管廊工程位于苏通长江大桥上游一千米处,采用特高压GIL输电技术通过江底隧道穿越长江,是淮南—南京—上海特高压交流工程的关键节点。该工程是世界上首个特高压GIL输电管廊工程,电压等级(1100千伏)和应用长度(折合单相长度35千米)均为世界之最,面临技术水平高、可靠性要求高、工程建设难度大的全新挑战。2016年8月工程开工以来,勘测、设计、施工、制造等工作按计划稳步推进,为工程2019年10月投运奠定坚实基础。目前盾构机已经组装完成,正在开展盾构机调试和试验工作,6月28日前具备始发条件。工程建成后,将在华东地区形成覆盖皖、苏、浙、沪的特高压交流双环网,有利于提高华东电网区内电力交换能力、接受区外来电能力和系统安全稳定水平,对缓解大气污染、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国网公司交流部、安质部、运检部、基建部负责人,国网华东分部分管领导及工作负责人,国网交流公司、国网经研院有关负责人,华东电力设计院、中铁第四勘查设计院、中铁十四局集团公司有关领导,公司副总经济师兼办公室主任王啸峰、有关部门负责人,苏州公司、常熟公司有关领导等参加会议。(媒体业务部 苏州公司 供稿)
(公司要闻)超长距离大截面陆地单根电缆工程在南京投运
    6月11日23时20分,南京220千伏秋藤至高旺线路工程(单回)投运。该工程中采用了单根长1450米、截面为2500平方毫米的电力电缆。该电缆是江苏省内最长距离、最大截面的220千伏陆地电缆。
    220千伏秋藤至高旺线是500千伏秋藤变重要的启动电源。此次长距离大截面陆地单根电缆工程是220千伏秋藤至高旺线路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位于浦口区汤泉街道龙井社区至江浦街道高旺社区之间。
    据电缆设计专家、全国劳动模范陈德风介绍,正常情况下,受运输条件、敷设环境的限制,一般截面为2500平方毫米的电缆最大长度在450米至500米之间,由此增加了电缆接头的数量,也同步增加了电缆运行的故障率。为了减少电缆接头,此次设计采用正常长度3倍的超长电缆,减少了两个中间接头。但是,电缆盘的宽度从原来的2.5米加宽至现在的7.5米,单根电缆及电缆盘重量由20吨变为70吨。对此,国网南京供电公司专门派人在电缆运输前进行了运输路径勘察,标注各限高地段,选择可行路线,并在敷设施工过程中,进行电缆输送机与地滚设备的同步调试,为长距离大截面电力电缆工程的成功投运奠定了基础。
    此外,南京公司整合资源,成立了技术攻关和政处保障两个小组,由该公司领导带队前往电缆生产厂家进行实地考察,确认大截面长距离电缆的生产可行性,并多次召开专题研讨会确定电缆的生产及敷设工艺,有序推进220千伏秋藤至高旺线电力电缆工程建设。此次长距离大截面电力电缆工程的投运,为建设运行部门今后广泛采用大截面长距离电缆提供了经验借鉴。
    信息来源:国网江苏省电力公司 信息整理:www.topdq.com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版权归本单位所有 Copyright © 2010-2025

苏ICP备10068214号-1  苏公网安备32102302010605号 技术支持:平邑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