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作为一种特殊的商品具有两大特性,即电力的生产、输送与消费同时在瞬间完成的特性及电力不可大规模储存的特性。这要求发电和用电必须时刻保持完全平衡。计算机自动控制保证了电力供需在任何时刻的平衡,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保证了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这两大特征决定了电力生产、消费的实时性以及与国民经济的同步性。
  电力的上述特性也决定了电力数据具有相对较高的准确性。电力数据串联谐振是通过发电侧表计与用电侧表计的读数经校合而成。在发电侧,电力生产运行要求发电厂按时将各表记的数据通过电力系统网络传输到控制中心。在用电侧,供电部门对电力用户的表记数据定期整理汇总传输到生产经营数据库中。将发电侧的发电数据去掉线损与用电侧的用电数据比较,得到电力生产运营的各种数据。从而在客观上保证了电力数据的实时行、可靠性及准确性。
  电力消费是一种物理量,它的变化及消费结构的变化也反映出经济运行状况及所处的发展阶段。研究表明产业/行业用电量与其产值的增加值在数学上呈正相关,现实也是如此。我国经济增长与电力消费增长基本上保持相同的发展态势,即经济增长高时,用电量增长也高;变频串联谐振试验装置经济增幅低时,用电量增幅也低。因此,电力经济数据对国民经济具有极强的参考作用。
   生活在21世纪的今天,随着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电力成为国民经济发展中重要的生产资料及人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生活资料。当今,电气化水平的提高使得各种经济活动几乎都离不开电(用油的交通工具除外),我国电能占终端能源消费的比重已经接近20%,高于世界平均水平。我国的电气化水平也决定了电力数据具有大范围的覆盖性。如果以GDP反映国家的经济实力,那么,电力消费可以反映该经济实力的物质基础,由此决定了电力生产、消费与经济发展的紧密相关性及电力在宏观经济中的重要作用。
    信息来源:拓普电气 信息整理:www.topdq.com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版权归本单位所有 Copyright © 2010-2025

苏ICP备10068214号-1  苏公网安备32102302010605号 技术支持:平邑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