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宝美调和,五味香掺入。用以供伊蒲,藉之作功德。”腊八节的由来源远流长,而这一节日是在明朝以后才在腊月初八固定下来。
   
明朝前,腊八节的由来与祭祀有关,在腊月祭八位神,分别是神农,后羿,田官神,始创庐舍、开道路、划疆界的人,猫鼠神,堤防神,水庸神,昆虫神,故称腊八。
   
清道光帝有诗曰:“一阳初夏中大吕,谷粟为粥和豆煮。应时献佛矢心虔,默祝金光济众普。”从诗中我们也能看出腊八节由祭祀变成了以礼佛为主,这一变化是从明朝以后开始。
   
我们扬州的习俗主要是吃腊八粥,清代黄鼎铭有诗“扬州好,腊八粥真佳。托钵尼僧群募化,调殤巧妇善安排,枣粟称清斋。”这来自于佛教,僧人认为佛主腊月初八得到,要从百姓家中化缘食品奉给佛主,纪念佛主得道,还有携众生度“八苦”之意,即生、老、病、苦、恩爱、别离、怨憎会、忧悲。扬州的各大寺院依旧沿袭这一习俗,准备熬粥、到了初八放粥。
    扬州有句俗语叫“进了腊八门,黄土贵三分”,到了腊八,各家各户也少有人去寺庙等施粥,而是自己准备食材,按喜好和各自传统熬粥。老扬州的食材不尽相同,一般都是初七时浸泡各种豆类,如赤豆、黄豆、花生、红枣、栗子、莲子,也会有加上如莲心、薏米、百合、桂圆肉、松子仁、核桃仁、银耳等。初八清晨再熬制加工就可以上桌啦。
   
过了腊八,家家户户还要忙着腌肉、洗衣被、掸尘等等。到了腊月二十三还要送灶,拜祭自家灶君,答谢一年多来的庇佑,并祈求来年平安多福。
   
“ 纵酒欲谋良夜醉,还家初散紫宸朝。口脂面药随恩泽,翠管银罂下九霄。”在这寒冬腊月之时,你们家桌上是否有温暖又令人垂涎的腊八粥呢?
    信息来源:扬州网 信息整理:www.topdq.com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版权归本单位所有 Copyright © 2010-2025

苏ICP备10068214号-1  苏公网安备32102302010605号 技术支持:平邑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