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神奇故事发生在满清入关初年,潼口寺内的一座重达千斤的大钟不知什么原因鼻子被碰坏了,当时因为它的体积大、份量重,一时无法修理,只好将它丢弃在寺庙内的角落里,就这么一丢,也不知丢了多少年。
    一天下午,斋房里老和尚听见不远处,有一个叫唤补碗补锅的人。老和尚想到碗橱里有两只破碗要修补,于是叫住补碗补锅的人,让他到寺庙里来,这个补锅匠踏入寺庙才走几步,就一眼看见了丢弃在墙角落里的大钟,便问道:“为什么把这钟丢在这里?”
    “因为这钟鼻子坏了,不好使用。”老和尚实话实说。
    “为什么不修一修?”
    “你说得轻巧,哪个人会修它呢?”
    “那我就来帮你修吧,”来人说道。
    老和尚一听很是高兴,即进殿告诉当家的方丈。方丈指手授意传见这个补锅匠。方丈见这个补锅匠不仅衣裳褴褛、其貌不扬,而且态度傲慢、不懂礼貌,见了他既不鞠躬,也不作揖,心中不悦,于是以一种蔑视的口吻问他:“你真的会修这座大钟吗?在菩萨面前不能打诳语。”
    “我一定为你修好。”补锅的人淡淡地说。
    “你修这座钟需要多少钱?多了,我们可没有。”
    “我补锅补碗要钱,而且分文不能少,补钟我就分文不收了。”补锅匠回答得干脆利落。
    方丈不再说什么了,叫老和尚领他去修钟。补锅匠在大钟前,认真地看了又看,摸了又摸,脸上一副慎重思索的神情。而后,他胸有成竹地跑到河边捧来一把烂泥,朝钟鼻子一摁,又顺手在上面弄成了一个圆圆小洞,做成了一个新的钟鼻子。然后他请老和尚叫来几个小和尚帮忙,和他一起将这座大钟挂到钟架子上去。临走时他郑重其事地对方丈说:“补好的这座钟,等我走了三天之后,才能敲它。”说完头也不回地飘然而去。
    补锅匠走了之后,方丈心想:烂泥在钟鼻子上还没有干,居然能被他挂到架子上去,这真是奇怪。想来想去,百思不得其解。
    这个补锅匠走后约顿把饭功夫,方丈心里越想越觉得不对劲。认为没有干的泥鼻子钟,既然能挂到架子上去,那么一定也能够敲。于是他叫一个小和尚用撞钟的木杵轻轻撞一下。谁知一杵撞上去,这口大钟顿时嗡嗡作响,久久地回荡在寺庙的上空。方丈顿时醒悟过来,他不禁对小和尚们大叫道:“刚才那个补锅匠,肯定是路过的神仙,你们赶快去把他追回来!”寺内的僧徒们急急忙忙地分头去追,可是追了半天也不见补锅匠的身影。
    据传说:这座修好的泥鼻子大钟本来声音能传几十里外的,因未遵照补锅匠所说的时间去敲,他离开潼口寺约莫八、九里路时,方丈就心急叫人敲了,所以后来的钟声只能传八、九里的范围。如当时听了补锅匠的话,隔三天再去敲钟,那么钟声一定是三十里外都能听得见。
    此后,这座泥鼻子大钟,在寺内又延用了若干年,躲过了战火,可惜到了一九五八年大炼钢铁时,一些人被热情冲昏了头脑,将这座富有传奇色彩的大钟敲碎,投进了冶炼的火炉。这一座具有历史文物价值的大钟,就此消失了。
    信息来源:www.topdq.com  信息整理:扬州拓普电气科技有限公司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版权归本单位所有 Copyright © 2010-2025

苏ICP备10068214号-1  苏公网安备32102302010605号 技术支持:平邑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