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不仅是一种很好的休闲方式,还能够舒缓压力,陶冶性情,提高道德修养,不论你处在人生哪个阶段,如果有音乐相伴,那将是一件美妙的事情。”刘长江的话不多,但却道出了音乐的真谛,我很赞同。
    长江与我是35年前的初中同学,同在家乡宝应柳堡的一所村初中读书。少年时代的我生性腼腆,不多言语,而长江则颇为活泼,好像是班级什么委员,整天笑嘻嘻地为老师忙这忙那。
    刘长江从小爱好音乐,他的梦想是当音乐家。我们是同座,很要好,我曾去过他的家。他家里有一台收录机,双卡双带,这在当时可以说是稀罕之物。长江揭下盖在收录机上的花布,笑嘻嘻地按下放音键,屋子里顿时飘荡起悠扬缠绵的乐曲,他情不自禁地唱了起来。长江的嗓音有点喑哑,但浑厚有磁性,很好听。一曲歌罢,他又换了盘磁带,在我羡慕的眼神里,随着音乐手舞足蹈起来,那潇洒的动作竟与乐曲浑然天成,深深地打动了我。长江连唱了好几首,都是风靡一时的歌曲。我记不清他究竟唱了些什么,但其中肯定有邓丽君的歌。他对邓丽君非常仰慕,据说,1995年邓丽君因支气管哮喘发作在泰国清迈逝世,长江伤心了很长一段时间。
    长江且歌且舞,令我很着迷。我缠着父亲要收录机,结果非但没有得逞,反而被狠狠批了一顿。父亲认为我无心向学,对我很失望。然而,我终究没有让父亲失望,考取了当时最为农村人看好的高邮师范。毕业后,我走上了教育岗位,从此“波澜不惊”地度过了这么多年。
    印象中长江成绩不错,文笔很好,但或许因为沉迷于音乐,或许因为发挥失常,他的中考成绩不算理想,后来因为某种原因弃学进入社会,踏上了一条曲折但精彩纷呈的人生之路。
    刘长江人很聪明,学一样精一样,干一行成一行。长江跟着二哥宏伟学修理电器,半年后就成了镇上手艺最好的师傅;他在村里做团支部书记,主抓村水利,“水利是农业的命脉”,年纪轻轻被委以此任,足见他有多能干;他在乡文化站工作期间,不仅将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还自学了许多种乐器,吉他弹唱在当地更是小有名气。然而,正当长江干得风生水起,领导对他刮目相看、有意栽培之时,他却作出了一个令所有人都感到意外的决定——从军报国。
    刘长江懂音乐、会写作、擅书法,能说会道、八面玲珑,是难得的多面手。1987年入伍时,部队首长一下子看重了他,直接将他招录进师部直属队做文书。一个普通的战士有此机遇,长江靠的是天赋和勤奋。
    三年军旅生活,造就了一个有理想、肯学习、善钻研的文艺人才,也改变了刘长江的人生轨迹。在部队,长江做得最成功的有两件事。一是以一个普通战士的身份组织策划了1988年“步兵第六十师国庆文艺晚会”。长江身兼数职,集策划、导演于一身,那段时间,他绞尽脑汁、殚精竭虑,有时整夜睡不着觉,索性起来继续工作,“梅花香自苦寒来”,辛勤的付出终于换来了全师上下一片赞誉。据说,有位师部首长的女儿观赏了晚会后,被长江的才华所折服,心旌为之摇动,主动写情书示爱,但此时的长江早已心有所属,他委婉拒绝了那位美丽可人的姑娘。
    还有一件事就是成功组织了一场大型书法展览。刘长江擅长魏碑,其书作厚重稳健又具动态美,在他的身边聚集着一群书画爱好者。这一次书法巡展,使刘长江在部队红极一时,可谓前途一片光明,然而,刘长江又一次作出了出人意料的决定——退伍回乡侍奉父母、陪伴亲人。
    回到家乡后,刘长江被安排进国营宝应县开关厂负责人事、文秘及工会工作,尽管一身多职事务繁忙,但他处理得有条不紊,深得干部群众的好评。不久,企业改制,刘长江便干起了销售,但他一直没有放弃对音乐的追求。
    长江为人本分、踏实肯干,加之宽广的人脉,其事业很快发展起来。其时,他的大女儿即将小学毕业,长江和妻子苗建芳商定举家迁居天津。大女儿遗传了父亲优良的音乐基因,长江决心好好培养她。果然女儿不负所望,考取了天津音乐学院附中,主修钢琴专业。长江只要人在天津,便日日接送,并且坚持旁听老师授课,晚上回家认真温习、仔细琢磨。2014年,女儿参加全国艺考,从数千名报考者中脱颖而出,被中央音乐学院指挥系录取。于是,一家人又迁居北京,长江继续陪读,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刘长江原本就具有音乐天赋,在陪读中他的音乐素养日趋提高,于是便琢磨起音乐制作的事来。然而这谈何容易?音乐制作不仅需要掌握乐理、和声学,通晓各种乐器,精通音律,擅谱曲,会配器,还要熟悉电脑制作等等,刘长江深知其中的艰难,但是他不懈努力着,一刻也没有止步。
    2010年,刘长江中年又得一女。小女儿快要上小学了,刘长江决定结束北漂生活,将家定居到扬州东区。这里依傍悠悠大运河,绿树红花,环境清幽,刘长江置下了一幢四层小楼,请人装修一新。如今的长江,除了偶尔因业务需要在外出差,更多的时间用来陪伴妻女。他潜心辅导小女儿钢琴,照顾她的生活,同时也编织着自己儿时的音乐梦。刘长江非音乐科班出身,但他凭借勤奋和好学,创作了诸如《宝应水乡美》《祖国你可知道》等许多优秀的歌曲,渐渐地声名鹊起,成为了扬州地区为数不多的、颇具影响力的音乐制作人。
    自初中毕业后,我与长江有过两三次短暂接触,但因为忙于工作,不及细聊,便匆匆告别了。“浮云一别后,流水十年间”,直到去年我们才在“荷乡大舞台”再次相遇,他是节目组特邀的专业评委。敦厚的外表,谦和的话语,善意的微笑,简单的着装,刘长江还是那么亲切,那么和善,那么有魅力。同学相见,格外亲密。
    我平素喜欢文学和音乐,工作之余读书、写作、弹琴占据了我的生活空闲,长江和我有着同样的爱好,因此我们成了志同道合的朋友。前不久,我们共同完成了说唱歌曲《微信,让我喜欢让我忧》。
    自从遇见你,总喜欢点点你。吉祥如意温馨的祝福,天南地北聊得真起劲,还有那美妙的风景,我真的喜欢你!自从遇见你,幸福也烦恼。翻开的书本蒙上了灰尘,该洗的碗儿堆了几堆,讲给女儿的故事断了又断。我真的好后悔!
    自从遇见你,常抽空翻翻你。哪个女神新写了鸡汤文,哪个美人刚蹭了红地毯,还有火爆的Rap(说唱),我也喜欢你!自从遇见你,快乐又忧伤。你霸占了我的空闲,损害了我的健康,手头的活儿拖了又拖,奖金被老板扣得不剩分文。我真的好后悔!
    微信啊微信,你让我欢喜让我忧。哎,我还要不要爱你!
    这是我们合作的第一首原创歌曲,意在劝导青年不要沉迷于微信网络,歌曲一经传播,便受到了好评。谈到未来,刘长江充满信心,我知道在他的心里始终蛰伏着一个梦,一个用音乐唤醒青年、宣传家乡、讴歌时代的绮丽的梦。相信长江之梦一定会成为现实。

作者简介:
    陈美彬,宝应县实验初中高级教师,扬州市文艺创作研究会理事,江苏省作家协会签约作家,中国散文学会会员。从教之余爱好文学、音乐,在《班主任》《江苏教育》《散文选刊》《杂文选刊》等国省级报刊发表教育、文学作品近百篇。著作有散文集《装在瓶里的爱》、教育叙事集《守望学生成长》、长篇儿童小说《给我一双冲天翅》等,近年来,曾应邀赴南京、扬州、淮安等地学校、社区讲学。
    信息来源:扬州文艺创作研究 信息整理:www.topdq.com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版权归本单位所有 Copyright © 2010-2025

苏ICP备10068214号-1  苏公网安备32102302010605号 技术支持:平邑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