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9上午,中央召开扶贫开发工作电视电话会议,扬州市设立分会场组织收听收看。省委常委、市委书记王燕文,市领导赵旻、洪锦华等出席分会场会议。
近年来,扬州市重点围绕帮扶低收入农户脱贫和助推薄弱村发展集体经济等方面,大力开展扶贫开发工作。通过“万企联万户、共奔小康路”等一系列结对帮扶活动,截至去年,扬州市所有人均纯收入在省定2500元标准以下的贫困人口已全面实现脱贫。同时,为了进一步实现“共同富裕”的帮扶目标,建设“幸福扬州”,今年,扬州市又将帮扶标准提高至3600元。在加快推进薄弱村发展集体经济方面,我市重点围绕提升村级组织“四有一责”建设水平,进一步创新举措,加大推进力度,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初步建立和完善了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的投入机制、政策扶持机制、结对帮扶机制和目标管理责任机制,营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和发展氛围。
扬州市领导丁纯、张跃进、卢桂平、陈扬、程裕松、纪春明、闻道才、王玉新、董玉海及相关部门负责人在分会场集中收听收看了电视电话会议。
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11月29日上午在北京召开。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强调扶贫开发是一项长期而重大的任务,是一项崇高而伟大的事业。全党全社会要深刻认识扶贫开发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增强做好扶贫开发工作的自觉性和坚定性,以更大的决心、更强的力度、更有效的举措,扎扎实实做好扶贫开发各项工作,确保到2020年全国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
党和国家领导人吴邦国、温家宝、贾庆林、李长春、习近平、李克强、贺国强、周永康出席会议。温家宝在会议上讲话,李克强主持会议。
胡锦涛强调,消除贫困、改善民生、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大任务,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实践充分证明,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的不懈努力,我们成功走出一条中国特色扶贫开发道路。当前,我国扶贫开发已经从以解决温饱为主要任务的阶段转入巩固温饱成果、加快脱贫致富、改善生态环境、提高发展能力、缩小发展差距的新阶段。扶贫开发既具有更加有利的基础和条件,也面临新的困难和挑战。深入推进扶贫开发,扎实做好新阶段扶贫开发工作,对维护人民根本利益、巩固党的执政基础、确保国家长治久安、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宏伟目标具有极为重大的意义。
胡锦涛指出,到2020年,深入推进扶贫开发的总体目标是:稳定实现扶贫对象不愁吃、不愁穿,保障其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住房。贫困地区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幅度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基本公共服务主要领域指标接近全国平均水平,扭转发展差距扩大趋势。要坚持开发式扶贫方针,同时实行扶贫开发和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有效衔接,把扶贫开发作为脱贫致富的主要途径,把社会保障作为解决温饱问题的基本手段;坚持统筹城乡发展,坚持扶贫开发与推进城镇化、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相结合,与生态环境保护相结合,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要坚持政府主导、分级负责,坚持突出重点、分类指导,坚持全社会参与、合力推进,坚持尊重扶贫对象主体地位、激发贫困地区内在活力。
温家宝在讲话中指出,要顺应经济社会发展和扶贫开发的阶段性变化,不断完善扶贫开发政策。中央决定将农民人均纯收入2300元(2010年不变价)作为新的国家扶贫标准。这个标准比2009年提高了92%。大幅度提高扶贫标准,把更多低收入人口纳入扶贫范围,这是社会发展的进步,是扶贫力度加大的重要措施。各地发展不平衡,经济发达地区可根据自身实际和能力确定更高的本地扶贫标准。要全面推进连片特困地区扶贫攻坚,将六盘山区等11个连片特困地区和西藏及四川、云南、甘肃、青海四省藏区,新疆南疆三地州作为扶贫攻坚的主战场,并在武陵山片区率先开展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试点。中央和省级财政要大幅度增加对这些地区的一般性转移支付,中央财政扶贫资金的新增部分主要用于连片特困地区,国家大型项目、重点工程和新兴产业要优先向符合条件的特困地区安排。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率先在连片特困地区的680个县(市)试点。今后一个时期,国家新增社会保障投入要向农村尤其是贫困地区倾斜。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明年要实现全覆盖。
信息整理:拓普仪器仪表网 信息来源:www.topd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