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河北邯郸供电公司出台《电缆优化切割利用管理规定》,同时发布《电缆下料管理标准》,在基建、配网、综自改造等工程中全面推行电缆优化切割利用技术。“在武安220千伏变电站综自改造中,我们有近20000米的控制电缆利用了此项技术进行优化切割,节约比例能达到3%至5%。现在,我们在变电、配电工程中均已推广应用了此项技术。”该公司修试所副主任郝春生介绍。
邯郸供电公司高度重视电缆优化切割利用,该公司负责人亲自安排部署推广应用工作,由生产、营销、基建等部门共同参与,首次出台电缆优化切割利用的管理制度,明确电缆工程设计、测量、配料、领料、用料等流程管理,并转化为管理标准,使电缆切割下料工作实现了有章可循、有标准可依。同时,在此基础上,该公司各有关部门深入宣贯,明确相关人员熟练掌握省公司电缆优化切割云计算平台的应用,确保推广工作落到实处。
电缆的单位成本高,如10千伏3乘300平方毫米的电缆和0.4千伏4乘240平方毫米的电缆价格均已接近800元/米,每节约10米就有近万元的效益。目前,邯郸供电公司已在6项工程中实施电缆优化切割,涵盖110千伏、35千伏、10千伏、0.4千伏电缆和220千伏控制电缆,累计减少电缆短料头近600米,节约成本近30万元。
信息来源:河北省电力公司 信息整理:www.topd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