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事不难,难的是做一辈子好事。在山东沂蒙山区,就有这么一位72岁的老人,他在近半个世纪以来的岁月里,坚持从身边点滴小事做起,践行着49年前毛泽东同志“向雷锋同志学习”的号召,书写着自己别样的快乐人生。
1963年3月的一天,当时23岁的马春山在日记中写道:“我要坚决响应毛主席的号召,向雷锋同志学习,做雷锋那样的人,做一辈子的好事。”马春山是雷锋的同龄人。他想,雷锋能做到的,自己一定也能做到。
马春山想到,也做到了。在临沂电力公司早年做抄表工的过程中,见到有的人家缺点生活的零用钱,马春山会主动垫上;看到谁家有困难,他都暗记在心,等手头空闲一定会上门询问帮忙。有一位叫张佃作的孤寡老人,马春山每次都替他交电费,时不时上门送医送药、整理家务。老人病逝后,马春山还跑前跑后忙着料理后事。
1984年,马春山家住了多年的老屋,在一场风雨中突然坍塌,单位及时出手资助,一家人的生活得以恢复正常。马春山始终没有忘记大伙对他的帮忙,更加坚定了学雷锋的信念。“为人民服务”是具体的。当他在报上看到有孤儿因家庭贫困即将辍学,当即决定从自己不多的退休金中拿出钱来救助了8名孤儿。从1993年开始,他每年支出近7000元,直到8名儿童学业有成。而马春山自己家庭生活却很俭朴,平日衣食住行一切从简。他几次调换房子,从不花钱装修,家中最高档的电器就是一台老式彩电。
“老马天生爱管闲事”,马春山的妻子常常这样抱怨。看见交通堵塞,他要管;看见有人打架吵架,他要管;看到环境破坏,他也要管。退休后,马春山被推举为小埠东宿舍区的片长和职工活动室的管理员,提醒人们关门落锁、协调家庭矛盾、邻里纠纷,主持红白喜事,成为他的分内事。
莫道桑榆晚,红霞尚满天。无论全国人民抗击非典期间,还是四川汶川大地震期间,马春山都是热心捐款,据不完全统计,他已先后捐款15万多元。如今的马春山头发已经花白,步伐也不再稳健。可他每天早上,仍在爱管闲事,兜里揣着药瓶子出去“转悠”。谁的电动车不锁,他给锁上;天气不好,他提醒关门关窗;听说哪个老同志身体不好,他就上门看望……
近半个世纪,他坚持每天至少两小时读书看报,每天写一篇读书或学习雷锋心得笔记,行文已有80多万字。“活到老,学到老,为人民服务到老”,这是马春山常说的话。
信息来源:新华社 信息整理:www.topd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