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从安徽省电力科学研究院获悉,由该院申请的“采用并联H桥结构的谐波源装置”实用新型专利获得国家知识产权局授权,专利号ZL 201120223972.9。
该项专利由安徽省电科院系统研究所完成,是安徽省电力公司2011年度“非线性负载扰动特性模拟平台研究”项目的一项研究成果,包括谐波源、回馈环节、中间直流环节、控制终端、滤波环节。谐波源和回馈环节由三个并联的H桥构成,中间直流环节由三个相同大小的电容并联而成,控制终端采用DSP控制器实现,根据用户设定产生控制信号,控制谐波源部分产生电流扰动,模拟各类谐波负荷;谐波源和回馈环节通过中间直流电容相级联,组成AC-DC-AC结构,实现能量回馈。该装置可模拟多个复合频率的谐波电流,采用H桥为基本单元,各个模块结构相同,可实现模块化设计和组装,大大提高装置的可靠性,并且易于多重组合、调试、安装,用于实验室开展谐波仿真分析工作。
该装置采用由负载控制变换器和并网逆变器组成的背靠背式双PWM功率变换器结构,通过中间直流环节把两部分联系起来。双PWM结构确保了能量的回馈,具有一定的节能效果,同时将模拟非线性负载时产生的无功及谐波电流加以补偿,避免了实验过程中对供电电源产生谐波污染,馈网功率因数大于0.98,谐波电流总畸变率<5%,是一种实用的绿色谐波源模拟装置。
信息来源:安徽省电力公司 信息整理:www.topd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