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9日22时40分,随着220千伏常宁(印山)变电站主变压器传出平稳、轻微的电流声,在各项保护功能正常的情况下,经过湖南公司12个月的努力,湖南原始地貌变电站如期、顺利的一次性投运成功,这是该公司以实际行动向党的“十八大”献上的一份大礼。
220千伏常宁(印山)变电站是湖南省在“龟背”地形条件下“依原始地貌放坡布置”的变电站,它的竣工投产将为周边的负荷发展提供新的电源接入点,很大程度上优化常宁地区电网结构,提高供电能力和供电可靠性,对于促进地区经济的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该工程建设具有两大特点:一是湖南省第一座原始地貌220千伏变电站,未破坏原地形地貌;二是省公司根据地型优化设计、环境友好型、投资节约型示范工程。该工程参照欧美国家新型先进的变电工程设计,初步预算直接减少国家投资建设资金300余万元。
为顺利实现将此项工程建设成功的目标,该工程承建单位湖南省电网建设公司以安全生产、工艺创新为准绳,编制了数十个标准化施工管理细则,并建立了各项标准化管理制度,所有施工人员在施工过程中做到加强事先策划、事中控制、事后闭环,认真细化变电站工程标准工艺的管理及应用。在标准化施工和规范管理过程中,项目部经过测试,发现部分设备对地距离与带电部分对地距离难以满足要求,该公司在施工前反复核算,对110千伏隔离开关不满足要求的,通过精确计算,采取提高设备基础200mm的措施,使其符合规范要求。在场平、构支架组立、主变压器等施工过程中,出现标高精准难以控制、坡度过大,施工机械不便施工等问题,犹如拦路虎般严重阻碍着工程施工进展。面对困难,工程项目部反复琢磨每一个施工细节,力求使施工工艺更先进、更科学、更完美。在轴线构架中,由于变电站呈“龟背”形状,为保证轴线构架在同一个水平线,通过将基础杯口加高形成独具特色的“高杯口基础”,保证了南北向同轴线管母、构架水平布置,东西向错层布置,达到了立杆精细的目的。而这些,只是项目部开展标准化施工和规范管理的缩影。据了解,项目部还认真开展“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工程施工工艺管理办法”、《国家电网公司进一步提高工程建设安全质量和工艺水平的决定》等文件的宣贯工作;加强人员配置,明确岗位职责,完善质量管理体系,成立以项目经理为第一责任人的质量管理组织机构;项目部与现场监理严把主要材料、关键环节关;重点组织项目参建人员开展标准化工艺、典型施工方法培训。工程各项标准化管理策划“一步到位”,为工程建设的顺利完成提供了保障。
作为全省首座原始地貌的变电站,它从施工伊始到顺利竣工的工程建设资料及数据,对未来建设“绿色环保”型、“投资节约”型变电站的设计起到借鉴作用,对将来“特殊场地”条件下布设变电站可能性,提供了科学的依据,对湖南电力发展史具有重要意义。
信息来源:湖南省电力公司 信息整理:www.topd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