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让电动汽车止步不前的红灯?如何点亮电动汽车一路畅行的绿灯?科学的电能供给模式发出了至为关键的信号。“事实证明,政府补贴的效果并不明显。”研究电动汽车30多年的“亚洲电动汽车之父”陈清泉认为,尽管中国是发展电动汽车速度最快、政府投入力度最大的国家,电动汽车普及程度仍难如人愿的状况并不意外。在他看来,这绝不只是“中国式”的烦恼:“我在印度考察,别人问我,如果半夜我爱人生病要去医院,结果跑出去一看,汽车的电还没充好,怎么办?所以,我为什么要买电动汽车?”
   
的确,“给个理由先”是电动汽车产业推动者再也无法回避的问题。对消费者来说,买还是不买,并不是个问题——除非你能对下述问题给出肯定的回答:电池是否安全?性能是否强劲?充电是否便捷?使用是否经济?或者,更直白地说,如果电动汽车无法做到传统汽车做不到的,消费者就会亮起红灯。因为,相比一次性的补贴,长久性或明或暗的成本支出,才是真正左右消费者选择的因素。
   
油价再次推高。令人振奋的是,关于电动汽车的这些问号不再令行业中人那么尴尬了。在最早开展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试点工作的杭州,人们可以以同等价格(免除一元的燃油附加费)搭载亮黄色的纯电动出租车,亲身体验那些往日高高在上束之展厅的电动汽车。尽管目前杭州城区仅有三座充换电站,出租车行驶范围只局限于城区西部,但人们看到,绿灯真的亮了,电动汽车真的上路了。
  据统计,交通运输是温室气体排放的主要领域之一,全球以汽车为主的交通运输,排放二氧化碳约占总排放的28%。伴随气候变化问题上升为全球各国的政治问题,新能源汽车被寄予越来越高的关注。早于1873年就诞生的电动汽车,重回人们视野。在中国这个承担重大碳排放责任的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两个问号浮出水面:其一是发展什么样的电动汽车,是弱混合、强混合还是纯电动?其二是采取什么样的电能供给体系,是充电还是换电池?如果对这两个问题的答案不能形成统一的共识,电动汽车的普及就会亮起红灯,止步不前。
   
从全球范围看,欧美和日本等发达国家已在第一个问题上进行了先期探索。一年前那场撼动整个制造业的“丰田门”,让“普锐斯”这一丰田旗下最成熟的混合动力车广为国人所知。中国是否也要走同样的“混合之路”?对此,陈清泉认为,我国特殊的国情决定了要走“跨越之路”,发展纯电动汽车。从能源利用情况看,2009年我国石油产量约为1.9亿吨,对外依存度高达52%,而交通耗油量已占石油总消耗量的60%。要减少对石油的依赖,降低温室气体排放,促进国家能源结构调整,必须发展纯电动汽车,提高电能在终端消费中的比重。其二,从技术实力水平看,强混合动力技术的核心掌握在外国人手中,弱混合动力技术只在很有限的条件下奏效,最多只能降低15%的油耗,对于传统高动力需求的车型几乎无效。只有发展纯电动汽车,才可能绕过技术瓶颈。
   
明确了发展纯电动汽车的产业方向,第二个问题就具有了决定性的战略意义。续航能力与电能供给体系是影响电动汽车生命长度的致命因素,一百多年前就诞生的电动汽车之所以输给燃油汽车,正是缘于电池技术和电能供给技术的缺陷。直到今天,仍然是未能彻底解决的世界性难题。在电池技术和快充技术难以在短期内取得革命性突破的现实之下,一个科学合理、切实可行的电能供给模式被寄予厚望。
   
陈清泉来到位于浙江杭州的古翠电动汽车换电站,惊喜地看到,在机械臂的操作下,电动汽车用户只需花2至5分钟就可以完成电池更换,重新上路。而这样小容量、标准化、积木式的换电站,占地较少,与普通加油站无二。通过由大型集中充电站、充换电站和配送站或小型充换电站构成的三级服务网络,电池可以依托高压变电站进行大规模统一充电,根据电网负荷状况,实现充电站与变电站的功能互补。
   
以古翠换电站为示范的国家电网公司智能充换电服务网络浙江示范工程,被评价为国际上首个实现城际互联的电动汽车智能充换电服务网络。依托这一网络运行的20辆纯电动出租汽车,已在春节前夕上路,进行商业运营服务。随着站点的增多,杭州市新能源出租车公司准备在年底将规模扩张至200辆纯电动出租车。为此,还专门在《杭州日报》的头版头条刊发司机招聘广告。
   
依照浙江试点的“换电为主、插充为辅、集中充电、统一配送”的电动汽车电能供给模式,用户只需购买“裸车”,在联网的任何一家充(换)电站营业厅开户,领取充电卡,即可租赁充满电的电池,并在联网的所有充换电站更换电池,或在联网的交流充电桩即时插卡充电。由电能供给方为电池买单,并提供电池集中专业养护和充换电服务。而电池统一管理还能通过集中充电利用低谷电能,降低能源成本,通过集中放电实现“削峰填谷”。陈清泉认为,这解决了电动汽车发展的基础设施和商业模式问题,是有效推动电动汽车规模化、产业化发展的可行之选。
   
解决了电能供给模式,是否就点亮了电动汽车一路畅行的绿灯?国家电网公司营销部工作人员在考察多个国家的电动汽车产业后认识到:纯电动汽车在技术完善上需要一个过程,只有建立起基础配套设施,摸索出有效的运营管理模式,才能真正有所作为。
 
   一个各方认同并参与的平台是首要前提。因为缺失相关的国家标准,电动汽车研发群雄逐鹿,通信规约千差万别,即便是在“电池式联盟”和“插电联盟”内部,各厂家的电池尺寸也大小不一,充电接口也不尽相同。统一标准,成为下好电动汽车产业化这盘棋的第一着。为此,在进行智能充换电服务网络的示范建设中,电池标准化以及基于标准电池箱的快速更换技术是重中之重。浙江省电力公司创建了动力电池成组实验室,研发出的标准模块电池及电池快换接插技术等获得国家授权专利,在成组电池领域取得标准主导地位,为长安、海马、众泰等整车企业解决了标准电池互换的技术难题。
   
电能供给模式的背后,是电网企业发挥电网、信息通信、营销网络资源和专业人才队伍的天然优势,并以此更深度地引领上下游企业开展合作。其实质正如国家电网公司副总经理杨庆所言,是“以集中充电和网络建设为突破口,探索可持续发展的模式”。
    信息来源:拓普仪器仪表网 信息整理:www.topdq.com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版权归本单位所有 Copyright © 2010-2023

苏ICP备10068214号-1  技术支持:平邑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