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应旧有城墙、东西南北皆有城门。西门开于大石头街西端(中越仓桥,今仓桥向西达运河堤一段名老西门街),原名利成门。因明以前运河借湖行舟,此城门面对西湖,所以又称镇湖门。
    明代诗人朱曰藩有《镇湖门诗》曰:“古塔挂城隅,远客湖中见。水口锁金霞,帆转三百殿。”此门后称老西门。
    民国年间大新桥称为县桥,县衙对面向南一条街称县南街,县桥东至画川书院称宁国街,桥西则称县桥西,又叫县前街。民国25年(1936年)第一次拆城墙,县前街向西打通,始开新西门而达运河堤(即今天叶挺路的西端)。
    1958年“大跃进”时期县政府曾于此建一龙门,上立一巨大的和平鸽塑像,左侧自上而下塑有彩色的稻麦、棉花、玉米、莲藕,右侧塑有鱼、虾、蟹、鳖,谓之新“八宝”。 
    信息来源:宝应县档案网 信息整理:www.topdq.com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版权归本单位所有 Copyright © 2010-2025

苏ICP备10068214号-1  苏公网安备32102302010605号 技术支持:平邑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