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国慈善家陈式周
   
陈式周(1882~1954年),笔名存悔,宝应县城人,祖籍淮阴。青少年时代,发愤读书。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用笔名存悔编写出版《比登临楼笔记》一书,寄托一腔爱国之情。次年春,其表弟周恩来时年9岁,因生母万氏病逝,遂来宝应寄居陈式周家。他俩虽年龄悬殊,但相亲至爱。民国2年(1913年),陈式周在上海任《申报》编辑,当时周恩来就读于天津南开中学,通过陈式周经常在沪发表文章。
    民国9年周恩来赴欧洲留学前夕,于上海与陈式周辞行,陈赠送了路费。周恩来到达法国后,即来信向他征询留英还是留法?陈复信认为,留法费用较英为廉,可学之革命经验亦较英为多。为此周恩来遂于民国10年初函复陈式周,决定留法(参见1921年2月23日周恩来致陈式周函)。
    抗日战争开始后,陈式周回到宝应从事慈善事业。他不顾年事已高,多次奔赴上海等地,筹集资金,创建宝应育婴堂、贞节堂,收养孤儿寡母。1954年1月陈式周于北京病逝,终年72岁。
    信息来源:宝应县档案网 信息整理:www.topdq.com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版权归本单位所有 Copyright © 2010-2025

苏ICP备10068214号-1  苏公网安备32102302010605号 技术支持:平邑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