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老街浓浓的年味
发布时间:2020-2-1 11:07:36 来源:网络 浏览量:2170 【字体:
大 中 小】
喝完了腊八粥,街上有的忙购物置年货,有的忙做年货生意,坊间的文人墨客更把年文化忙得丰富多彩,让返乡游子从老远处便嗅觉到了浓浓的老街年味,体味到了心灵深处的那份乡情乡恋。
此时,不少临街人家屋檐下挂满了掏空内脏清洗干净,塞进花辣盐等佐料的土鸡土鸭。经过多日“风制”,这些腊鸡、腊鸭、腊鱼等,正月烹饪出来色香味俱佳,是过年宴请亲朋好友的一道压桌大菜,也是老年味中zui见厨艺功夫,zui本质的东西。
年画是老街年味中不可或缺的尚品,这不,老画匠每年照例当街摆案,为逛街人绘年画,现画现卖,现买现画,画不分雅俗,价不在高低,就为这千年不变的市井习俗,亦成为了老街年味中的一道人文风景。
生肖灯笼是老街年味中难忘的记忆,多少人的童年就是在这种年味中,提着生肖灯笼走过来的。腊月过半,店铺里早已摆满了制作好的各式各样生肖灯笼。从店铺出来,很多人或提戓拎着灯笼,兴高彩烈地徜徉在街上人流中,年味就是在如此百般依恋中,一年年,一代代传承下来的。
过了腊月半,街上的老先生忙着为街坊四邻写对联。老夫子自己编春联,为人写春联,对特殊人家还上门送春联,一副副大红春联飘着砚墨香,弥漫在大街小巷,成为老街上一道独特的年味。
乡下人忙年,把自家宰的整头猪羊腌入厨房大缸里,足够一个正月家人和客人享用的。自家栏里养的鸡鸭,自家田里种的蔬菜,不用买,不用备,随吃随杀,现吃现摘,现洗现下锅,那菜肴端上餐桌才叫鲜美可口。乡下的年味,只有乡下人才有口福享用,大锅饭、大盆羹、大盘菜、大碗酒,品出了庄户人不一样的年味。
送灶日前三天,农家人即在河塘里捕鱼了,这是村庆忙年最气派的场面,也是乡下年味中让人心动眼馋的场景。偌大的河塘四周,站满了围观的男男女女,随着鱼网逐渐收拢靠近河边,受惊的鱼儿在网中活蹦乱跳,引得岸上的人们欢呼雀跃。
腊月过了大半,大姑娘、小媳妇三五成群地进了城,去服装城购买衣饰,走进新潮发廊,剪烫一头新发型,兴高采烈地骑着电瓶车回村庄。此刻,乡道上五彩缤纷的服装衣饰,熙熙攘攘的人潮车流,把年味喧染得热烈欢快。
送走了灶神爷,庄户人家该忙炒货了,家里有什么谷炒什么谷,过年想吃啥炒啥,花生、瓜子、玉米、豆子、大米等信手拈来。早先用铁锅炒,后来用炸炮机和烘烤炉炒,炒锅人一边挥动锅铲,或滚动烘炉,一边哼唱炒虫谣,随着炸炮机“轰”地一响,炒好的爆米花出锅了,孩子们虽受了惊吓,却又转而向炸炮机围去,抢着品尝刚出锅的爆米花,村庄上随之弥漫出五谷的芳香。此等年味,令人讫今想来仍垂涎欲滴。
年戏是乡下年味中较令人难以忘怀的,村上十几号人用十几个白天夜晚忙排戏,舞龙灯,踩高跷,撑花船,唱淮剧,农家人演农家戏。从正月初一开始,年戏便轮流在村庄上走演,乡民演乡戏,说的是乡音,唱的是乡曲,演的是乡剧,抒的是乡情。戏演到高潮处,台上台下同唱共演,演员在观众中唱,观众在演员中演,演员与观众融为了一体。
家乡的这些年味,多少年后仍萦绕梦乡,让人记忆犹新。那年味中洋溢着浓浓的乡情、殷殷的乡恋、绵绵的乡愁,虽已渐行渐远,却愈加历久弥香。
信息整理:扬州拓奥普电力设备厂